Search

  
[精神疾病反污名,從自身做起]
    
  這天在社區復健中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  
[精神疾病反污名,從自身做起]
    
  這天在社區復健中心帶活動時,希望搭配參與心理健康月<精神疾病反汙名化>活動,帶著學員們一起討論汙名化的議題。一問之下,發現許多學員不清楚自己將參加什麼活動,活動的意義是什麼?
  
  
  「汙名化」是什麼?其實就是對特定的一群人貼上負面標籤。
  
  
  一位學員脫口說出「我以前被罵白癡、變態」,也有學員表示有時候不想做事、睡晚一點、心情不好或生氣,都可能馬上被當作生病看待。值得慶幸的是,有半數的學員都表示沒有遇過被汙名化對待的情形,還有學員遇過能夠同理、給予善意、協助自己的親友,不因生病而感到自卑、丟臉、羞愧。
  
  
  要推動反汙名化,除了讓大眾認識精神疾病是什麼之外,我相信教導患者本身認識自己的疾病、了解個人特質、學習向他人表達個人狀態,也是很重要的!也許平時很難能讓他人主動認識精神疾患,但當患者被詢問或感到被誤解時,當下即是一個很好的衛教機會。
  
  
  一位學員分享著:有時患者自己也會對自己汙名化,像是覺得「自己就是生病了」、「永遠不會好了」,但他不想這樣,他對未來仍是有盼望的,希望隨著復健、症狀穩定,可以慢慢回歸到一般生活。
  
  
  透過一次一次的團體活動,希望能帶著學員更加認識自己、接納自己,能與疾病共處,知道自己與大家一樣,都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「人」,也可以過有意義的生活。
   
  

#臨床心理師在社區復健中心
#臨床心理師的日常
 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您好,這裡記錄、分享生活或工作心得、筆記,讓心理學回到生活,過得更好。 歡迎演講、工作坊、諮詢、合作邀約
View all posts